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引起了广大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对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始终如一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根据新闻报道统计,参加内蒙古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28次提及“人民”。
多位代表、委员颇有感触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始终如一,这样的人民情怀,归根结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反复学习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我从中感受到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初心和深深的人民情怀。”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监测站副总工杨晓雪深情地说。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表示,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做到发展为人民,当前,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必须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做得好,城市环境优美宜人,才能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告诉记者,2019年,江苏省涉环信访举报总量、越级信访量同比分别下降15.6%、15.1%。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去年江苏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首次超过90%,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群众满意百分比提升背后,反映了江苏省生态环境部门践行初心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环境获得感”。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王天琦表示。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连续3年与内蒙古代表亲切交流。生态环境保护话题依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重点之一,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将坚持依法、科学、精准治污,坚定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成色,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国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表明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为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让我身受鼓舞,倍感振奋。”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挑战上升,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龚建明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完成好“十三五”规划环境指标任务,谋划好“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应持之以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也赞同这一观点,他指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社会上出现一些放松环保的言论,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一定不能放松,一定要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否则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找准着力点,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同时强调:“要积极主动作为,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推出一些管用举措,特别是要研究谋划中长期战略任务和战略布局,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闵庆文表示,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特别重要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国家治理能力、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仍有很多问题。高效能是指国家治理体系的高效,要针对现在这一时期国家治理面临的短板问题提高治理效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各方面提出了要求: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对此,谷树忠委员表示:“治理要找准着力点,不能乱发力,要针对问题发生的主体去治理。”对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高效能治理”,谷树忠表示,效能提高的同时就减少了治理的阻力,“大水漫灌和‘一刀切’往往会产生不该有的反弹和阻力,影响大局。因此,决策要科学民主,加强沟通。”
“生态环保着力点要找得更准,所针对的区域、产业、项目、企业也要更准,让确实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产业及企业感受到压力,让资源环境友好的地区、产业、项目、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得到更多扶持和支持。”谷树忠表示。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