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服务,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举措。但不少地方仍然局限于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措施针对性不强,服务效果不佳。提升生态环境服务成效,迫切需要推进生态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赵建峰
近日,媒体报道黑龙江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全面梳理环评审批事项,有效发现群众最关心的痛点、堵点问题,逐项逐条探索缩短流程的路径、提升效率的空间,实现从“方便管理”向“方便办事”、“问题清单”向“满意清单”转变。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服务,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举措。但不少地方仍然局限于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措施针对性不强,服务效果不佳,甚至无形中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提升生态环境服务成效,迫切需要推进生态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要从环境监管问题中寻找服务的着力点。以普法服务为例,近年来,随着普法责任制要求的推进,“谁执法、谁普法”的理念进一步深入。各地也在环境执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普法措施。然而,普法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从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一些地区环境行政处罚的案件数量仍然大幅度上升,一些已经处罚过的环境违法行为仍然反复出现。这固然与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有关,但客观上也与环境普法服务缺乏针对性有着密切联系,一些对典型性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并没有达到“处罚一案、警示一片”的社会效果。
开展企业服务,就要从企业常见的环境问题、企业常犯的环境管理错误等着手,从环境监管、行政处罚等大数据中筛选相关内容,切实找准服务着力点。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自2016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连续4年在六五环境日期间编发十大环境违法典型案例,编印企业常用环保法律法规,不仅公示违法案件基本情况,还邀请专家开展违法案件剖析,充分利用地方主流媒体全文刊登违法案情,切实加大以案说法的宣传力度。因为普法服务的针对性, 2019年1-7月,南通全市环境违法行为发生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4.3%,普法服务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要从信访矛盾化解中识别群众的需求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也不断提升。群众真正关心哪些问题,迫切希望解决哪些问题,除了需要生态环境部门深入基层、沉下身子、用心倾听群众需求外,更需要做好群众需求分析,深挖“人民群众信访信息金矿”。只有找准了群众需求,服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近年来,餐饮油烟举报始终是南通市主城区群众举报的热点。从统计数据看,2017、2018年餐饮油烟问题均占到主城区信访举报数量的20%以上,一些地区个别年份的餐饮油烟信访举报甚至达到七八百件。而进一步梳理发现,由于对法律认知不足,不少餐饮企业与居民住宅楼混杂,布局不合理,企业投产经营后,周边居民意见大、纠纷多。
执法过程中如果简单地关停取缔,不仅难度大,而且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末端治理效果甚微。针对此类情况,南通市生态环境局统筹考虑,会同市城管局、行政审批局等,制定《建立市区餐饮服务项目证照审批监管协作联动机制的工作意见》,通过对新开餐饮店现场勘察、前置审批,实现环境管理“由企业负责”向“为企业负责”转变。这种从信访化解中梳理出的对策,最终使餐饮油烟信访投诉明显下降。
要从与企业服务交流中甄选企业的关切点。开展企业服务,要掌握企业需要什么、企业关心什么,核心是要构建生态环境部门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实现信息的交流互通。为此,不少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甚至主动走进企业车间倾听企业心声,实现了与企业的直接交流,也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服务举措。然而,要想始终保证服务的稳定高效,还要构建生态环境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常态化沟通渠道,确保企业有问题随时可以反馈,企业有需求随时可以寻求帮助。
南通自2018年以来积极推进企业环保总监制度,环保总监既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的责任主体,又作为与生态环境部门的沟通主体,有效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通过环保总监微信交流群、每年一度的环保总监集中培训等渠道,南通生态环境系统已实现“点单式”服务,集中培训、环境管理等工作针对性明显增强。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