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一万多名广州军民,在南方大厦对面的水警码头下水,由解放军打头阵,威武浩荡 叶健强 摄
整治后的东濠涌绿水悠悠 陈秋明 摄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梁栩豪
既要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新中国成立70年,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再到创新性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目标,中国正带给世界一个惊喜。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快速发展,但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鉴于此,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大会召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正式拉开大幕。1979年,中国首部《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它标志着中国人真正步入了依法保护环境的时代。
其后,全国范围内实施“33211”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蓝天保卫战”等,广东开启了“绿化广东”、东濠涌治理、珠江治理、“腾笼换鸟”、绿道建设等系列措施,生态环保从末端治理走向源头和全过程防控,从总量减排走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理念、目标和措施等不断发生着深刻变革。
广东也享受着越来越丰富的“生态红利”。作为广东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代表的绿道,已累计建成1.8万多公里,编织起生态文明的绿色网络。率先开始城市绿道网建设的广州,3500公里的绿道连接所辖11个区、串联起数百个景点。
“绿色”正在转化为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从《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到《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的修订,从珠三角大气污染率先联防联控到《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署……在经济发展保持全国领先的同时,广东率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环境质量实现标志性改善,为奋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广东,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城市生态:果园变身湿地公园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如何协调发展?海珠湿地的变化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教科书般的案例。在一个特大城市中,打造出具有全国引领示范作用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其中的意义无论如何书写,都难以尽言。
海珠湿地本是位于城央的万亩果园,但它一度饱受侵蚀,濒临消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果林面积锐减,环境恶化。与之相应,当地村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如今在海珠湿地公园工作的张阿姨说,当年他们一家人只能住在3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靠一两亩地的收成维持生计。
2012年,为了保护万亩果园,广州探索性地提出了“只征不转”一次性征地,开启了万亩果园向国家湿地公园升级的序幕。
随着湿地公园建设的推进,以张阿姨为代表的村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征地补偿款,张阿姨拆了旧屋建新屋,通过出租房屋获取收入,她还成了公园的一名绿化工人,收入增加了,日子也越来越好。
经过七年的建设,海珠湿地公园已经完成了二期建设。在原生果园的基础上,通过连通水系、调清活水、丰富植被、修复生境等方式,这869公顷的湿地公园不仅成为广州城区重要的生态隔离带,还令辖区东南部内涝现象大大缓解,又因湿地内39条河涌与珠江相通,也有效净化了珠江水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对海珠湿地公园赞不绝口。他认为,这说明了广州在生态保护上的成绩非常大,“一个白云山、一个海珠湿地,都在广州市中心,这样的环境格局在世界上实在少有”。
如今,海珠湿地启动了景观品质提升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则认为,广州湿地要进一步发展,未来还要在控制水污染上多下功夫。
绿水青山正在引来“金山银山”。海珠湿地的生态环境带动形成了广州新落户企业的“湿地效应”。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及上市公司的项目在海珠湿地周边聚集。同时吸引了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科大讯飞等领军企业的一批核心业务。例如,微信新的总部大楼就落户在与海珠湿地相邻的琶洲。
绿化广东:荒山变成绿森林
海珠湿地公园启动建设的那一年,正是“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启动的第二年。和海珠湿地建设一样,“新一轮绿化广东行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截至2018年,广东共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03万公里,基本实现了“三年初见成效,六年基本成带”。森林面积达1.627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8.88%,分别比2011年增加530万亩、1.58个百分点。
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森林覆盖率只有27.7%,荒山荒坡超过全省山地总面积1/3。在这样的情况下,“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行动如火如荼地展开。“那个时候,整个广东山头到处是种树的人,一片轰轰烈烈的景象,场面十分壮观”。
经过不懈的努力,从1986年到1990年,全省造林种果338.6万公顷,封山育林70万公顷,95%的宜林山地种上了树,如期消灭了宜林荒山,这也创造了造林绿化史上的一个传奇。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广东“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荣誉称号。
30余年过去了,当年种植的树木仍然矗立在广东大地,枝繁叶茂。“十年绿化广东”之后,广东并没有停止改革创新,相继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开展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组织“林业二次创业”等的一系列举措,推动全省林业发展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如今,珠三角9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雏形已现。
天蓝水清:“广州蓝”一再刷屏
不仅山要绿,天蓝水清也是广东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目标和美好愿景。
广东的“蓝天保卫战”堪称标杆,微信朋友圈经常被“广州蓝”刷屏。生态环境部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前20位城市中,广东占7个,全部位于珠三角区域。同时,广东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6.8%,是实施空气环境质量新标准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持平。
治理空气的同时,广东也正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珠江整治是这项工作的突破口。作为广东的母亲河,珠江水一度又黑又臭。2002年开始,签订珠江综合整治责任书、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加快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加快采石场和养殖场整治……轰轰烈烈的珠江水环境整治掀开了广东治水大幕。
2019年上半年,珠江流域水质良好,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超过80%。2006年重启的横渡珠江活动已连续举办14年,这成了广州人对外公开的“环保倡议书”。
不仅珠江水,位于广州东部的东濠涌,也从十几年前一条以“四害”温床、“六乱”死角而闻名的“臭水沟”,变成广州水环境治理的“样板”。据了解,东濠涌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包括截污调水补水、堤岸绿道、景观休闲带建设等八大工程,最大限度恢复岭南水乡的河涌风貌。2018年东濠涌水质5个月均为II类标准,位居全市前列。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在南粤大地上蓬勃推进。触手可及的蓝天、清水、绿地,映出的正是一个绿色的广东。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