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政协委员的发言我听了有很多感触和启发,也很感动,我和我的同事一定会认真研究。”佛山市市长朱伟说。2月14日下午,佛山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进入大会发言环节,来自社会各界的政协委员们围绕三龙湾建设、佛山高新区发展等多个主题,为佛山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三龙湾需打造人性化服务社区
“佛山提出三龙湾建设恰逢其时,既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又有前所未有的政府关注,还有佛山人民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佛山市政协常委、民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张枫说,她今年的提案重点关注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建设。
张枫认为,三龙湾建设需要强化空间布局,打造具备人性化服务的大社区,“要规划各档次餐饮服务、社交场所、各类公寓、便捷商店等生活配套设施,以此留住本区域高端人才和吸引外部高端人才。”
对此,朱伟表示,三龙湾将在加强市级统筹、加强机制体制方面走在全市前列,践行新发展理念,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主阵地上下功夫,吸引全球各地的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佛山建设三龙湾是下了大决心的,我们把佛山最好的土地、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力争把三龙湾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高端创新集聚区。”
佛山高新区的发展备受政协委员们的关注。佛山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会副主席严俊建议,佛山要充分发挥高铁效应,助力佛山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新区在产业融通、区域协调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尤其是推动辖区的服务业提质增效,从城市竞争力的高度提升服务业的层次。
“佛山要推进‘高新区+香港’、‘高新区+深圳’、‘高新区+广州’、‘高新区+澳门’的合作,推动高新区智造业、智能化、高端化和国际化。”严俊说。
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长蔡家华在回应该提案时透露,佛山高新区的“三定”方案已通过,接下来将通过重新整合要素,进一步提升核心园区的整体形象,同时,重点打造占地一千亩的核心园区创新孵化平台,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具有湖光山色的核心园区极核,以及打造一万亩的产业载体,并争取进一步拓展佛山高新区的范围。
乡村振兴可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
佛山市政协委员、民革禅城区总支部委员会委员谢伟松今年提案关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对盘活资源、实现乡村振兴有重大意义,”谢伟松说,目前佛山市已建成现代农业园50个,为发展田园综合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仍面临土地难题成为建设瓶颈、农业特色不够鲜明,管理运营水平不高,科技人才支撑不足等难题。
谢伟松对佛山发展田园综合体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盘活土地资源,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做强特色产业,延伸产业价值链;坚持市场主导,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走协同发展道路。
这一提案获得了佛山市副市长乔羽的点赞,“提案非常好,做了深入调研,对佛山农业把脉准确,所提建议很到位。”乔羽说。他表示,佛山乡村振兴最主要途径就是城乡融合,其中打造田园综合体是相当好的途径。
同时,乔羽也对田园综合体发展提出三个建议,“首先是政策制定,佛山去年制定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政策基础;其次是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包括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产业载体建设,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水平;最后是积极开展田园综合体的申报工作。”
此外,在即兴发言环节,政协委员纷纷抛出加强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加强餐厨剩余物的处理、关注餐具卫生问题等提案,为民生热点话题支招。
佛山市政协委员、农工党佛山市委会委员陈世楷指出,餐厨剩余物的处理不当是某些疾病传播的因素之一,佛山的餐厨剩余物的处理较为落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他提出十八字建议,即“立法规,摸底数,强扶持,控过程,强监管,重宣传”。
“广东习惯吃饭用开水烫餐具,足以说明对餐具卫生的关注程度之高,”最后一位即兴发言的是佛山市政协委员、民建佛山市委会委员林荣,他的提案针对餐馆餐具的卫生问题。林荣认为,市民在外用餐发现若餐具不达标,往往难以投诉,他建议在餐具包装盒印制可供市民查询和投诉的二维码。此外,卫计部门要放宽监督范围,对未注册餐具消毒企业也要进行监督,让“三无”餐具不能上餐桌。
■聚焦
环保为何成为大会发言“热词”?
从议经济发展“紧要大事”,到议民生“小事”,昨日的大会发言环节持续近三个小时。值得一提的是,在佛山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众多政协委员已经把参政议政的目光投向了生态环境——在22名发言的委员中,有5位的发言涉及城市环境治理,占发言总量的近四分之一。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佛山2018年度的生态环境成绩单是亮眼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PM2.5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1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要求,100项环保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展望2019年,佛山将打好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以及净土防御战,深入推进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
生态蓝图已经绘就,具体怎么做?政协委员们合力为“美丽佛山”支招,并得到了市有关领导的当场回应。
佛山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佛山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建良针对全市的土壤污染防治问题进行发言。他提到,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根据广东省的相关调查,佛山土壤重金属超标率偏高,但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壁垒严重。陈建良建议,佛山要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按照国家“土十条”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小组和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点突出问题。
在会上,副市长许国就这一建议进行回应,并透露佛山即将举行一场市级层面的土壤治理大会,真正打响“净土保卫战”,并且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做到三个“结合”——修复、排查、防治和保护相结合,其次是监管和严惩相结合,再者,技术大研发示范要与推广相结合。
佛山正在积极推动河长制从“有名”转变为“有实”,5个涉及环境保护治理的发言中,就有三个与“水”有关。佛山市政协常委、市党外知识分子联席会副会长叶树林在会上呼吁加强宏观统筹,理顺治水体制,建立强有力的联防联治机制。他建议,佛山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合力设置河长办、环委办和排水主管部门的职能,建立上下一致的水环境治理工作机制,通过河长领治、部门协同,破解“九龙治水”难题。
抢到第一个即席发言机会的佛山市政协委员黄漱流,在会上抛出了“加大小微水体保护”的建议。他表示,江浙一带的治水工作范围已经从大江大河细化至池塘、小溪等小微水体,包括广州等诸多珠三角城市也开始涉足小微水体整治,佛山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更需要重视小微水体的生态作用,“要保护好、要保留好,千万不能一填了之。”黄漱流说。
政协委员林在进的关注点也是“水”。他在发言中抛出了一组数据:截至2018年,佛山共有64个城市内涝监测点,其中36个在禅城区;而福州市有1500多个监测点,天津市有1万多个……他建议,佛山加大城市内涝系统的软硬件投入,提高全市内涝预警水平。
“经过几年努力,佛山在水环境治理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佛山市副市长赵海表示,佛山市有3000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涌,许多河涌的水质都达到了相应的考核标准。目前水环境整治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挑战,但通过常年治水实践所确定的方法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去推进落实。“比如今年,佛山如果能切实推动1000公里污水管网的攻坚工作,那么接下来的治水进度将会大大提升。”赵海表示,他相信通过全市的共同努力,一个山清水秀的佛山将会呈现在广大市民的面前。
从净土的呼吁到治水的建议,政协委员们在会上积极建言的背后,是紧跟时代步伐前进的思想与观念:群众关注什么,政协就呼吁什么;党委想什么,政协就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就帮什么。这一系列“同频共振”,让政协委员们找到了一个个服务中心和大局的切入点。
林东云 罗琼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