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5日,中央第五、第二生态环保督察组分别进驻四川省、陕西省,开展第二轮“回头看”。
眼尖的读者已经发现,区别于去年已经覆盖全国的首轮中央环保督察,以及今年5~7月的第一轮对10个省(区)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此次“回头看”已悄悄更名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期各省环保机构的改革渐次展开,就在进驻前一日,四川省机构改革方案落靴,环保厅更名为生态环境厅,新增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职责。
大家好奇的是,督察组与环保厅双双更名,将带来哪些不同?
记者仔细比对发现,更名后的第二轮“回头看”,相比过去,重点强调了4个“始终坚持”。
“回头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聚焦重点,始终坚持精准深入,始终坚持严查“一刀切”问题。
首先,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是这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贯穿的一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督察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提高督察实效。这里所说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就在各地研究制定的整改方案里:“回头看”就是要检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有没有查处、有没有整治。问题就在老百姓身边:“回头看”要重点督办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没有立行立改。
第一轮“回头看”,集中揭露了一批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与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欠缺有直接关系;这些问题能否解决、能否落到实处,也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回头看”要始终坚持聚焦的重点就在于各省委、省政府,各省级有关部门,各地市党委、政府。“回头看”就是要督察他们部署推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情况,整改责任和工作落实的情况,以及整改工作具体实施的情况。
问题发现了,重点找到了,怎么看精准?怎么算深入?那就是要见人见事见制度。“回头看”始终坚持精准深入,提出了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是谁的问题就找谁,有多少问题就要反映多少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重点督察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责任追究的情况。这里面,追责问责是否精准,制度建设是否深入,都是督察的题中应有之义。
值得注意的是,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强调要提高政府部门履职水平,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在安监、环保等领域微观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执行政策不能搞“一刀切”。
仔细分析上一轮“回头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发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对督察整改,是由于一些地方平时不作为,临时抱佛脚,平时对生态环境问题不重视、不解决,导致问题越积累越深,最后遇到督察的时候就采取一律关停,以逃避对自己的责任追究。这种做法既伤害了督察形象,也伤害了经济发展的元气,更伤了老百姓的心。
本轮“回头看”强调双查,不仅要对环境违法行为一查到底,还突出强调对“一刀切”问题始终坚持严查。具体就是要严查懒政、惰政、怠政、庸政,严查生态环保领域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让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达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根本目的。
改的虽然只是两个字,但其背后的变化,相信会随着这次“回头看”的深入更加清晰、明确地显现出来。
来源:中国环境网